close

 

巴里·施瓦茨有一本著作叫《選擇的悖論》-(台絕版書名:只想買條牛仔褲:選擇的弔詭),其中提到了一個觀點:

 

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生活不如意的狀態,在生活和工作中缺乏選擇,那麼他的大腦就會形成一種防禦機制,認為不管做什麼,都絕不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但問題在於,如果你認為做什麼都不可能改變命運,那你就會選擇什麼都不做,於是你的生活就會更糟糕。

 

這就是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在1967年提出的「習得性無助」理論。

 

根據我的觀察,在我的周圍,凡是那些事業有成的朋友,基本都喜歡「迎難而上」,遇到一個機會總是喜歡看一看、想一想、聊一聊、試一試。

 

但凡是有了一點錢之後,他可以嘗試的事情就越來越多,資源、人脈也就越來越多,做成一件事的概率就越大,從而走上一條正向的道路。

 

而那些混的不怎麼如意的朋友,要麼是沒有闖勁,遇到任何困難和機會都是猶豫再三,最後要麼錯過要麼失敗;要麼是不顧一切地瞎闖,蒙頭亂撞的結果不是沒抓到機會,就是猜中了機會卻做錯了事情。

 

那要如何改變這種狀態呢?

 

1)對未來極度樂觀,對當下極度客觀。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文章里講到的一個大佬表示對未來很樂觀,評論區一片冷嘲熱諷。

 

大家可能不知道,很多極度強悍的人都是這樣,他們普遍對未來很樂觀,因為親身經歷告訴他們,不管在多麼困難的時候,這個世界依然有機會。就算你失敗了也不意味著什麼,只能說明你沒找到那個機會。而你要做的是提升本事,而不是自怨自艾。

 

但是他們又對當下極度冷靜、客觀,他們也知道很多問題非常棘手,以居安思危的方式處理事情。

 

但是很多人卻不這樣,他們潛意識對未來悲觀,認為做什麼都不可能改變命運。但是卻對當下很樂觀,覺得少做一點、少學一點無關緊要,當下快樂就好。

 

當然這是心態上的立意,不是說你知道就能做到,需要你反復提醒自己:

 

前途是光明的,所以要勇敢嘗試;但是現實是殘酷的,所以要小心謹慎、講究方法。

 

2)從小處開始嘗試,重要的是「贏」的感覺。

 

不管你做什麼事情,都可以從小的地方入手,逐步地去找做事的感覺,而不是想著一上來就揚名立萬。

 

當你有了「贏」的感覺,你就會慢慢習慣贏、喜歡贏。

 

3)不要覺得什麼都不可能,有五六分把握時就開始嘗試。

 

#學習如何不再為金錢忙碌 煩惱 這是個一生的課題

#沒有結果 是因為沒有採取某些行動

#質量的生活來自於夢想 跟對人 贏一世

arrow
arrow

    信智。英賢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