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來源
行政院農委會
鳳梨的故鄉
農業試驗所鳳山分所 林榮貴
一、前言
鳳梨(Ananas comosus L. Merr)為台灣重要的經濟果樹之一,光復初期鳳梨加工製罐及鮮果外銷賺取外匯,民國60年栽培面積高達1,7202公頃,栽培品種以開英種為主,生產之鳳梨除了國內鮮食消費外,大多加工製罐外銷;之後,由於工資上漲生產成本提高,外銷競爭力減弱,至民國72年栽培面積遽減到4,837公頃,生產之鳳梨僅供國內鮮食消費,不再製罐外銷,栽培的品種逐漸多樣化。日據時代末期,本會農試所嘉義分所育成的台農4號(釋迦)與台農6號(蘋果)陸續問世,民國75年鳳山分所育成台農11號(香水)接續登場,而後嘉義分所又育成台農13號(冬蜜)、16號(甜蜜蜜)、17號(金鑽)、18號(金桂花)、19號(蜜寶)等鮮食用品種。由於鮮食鳳梨逐漸為國人接受,因而栽培面積逐年增加,至民國92年已達11,402公頃,產量447,807公噸,主要生產區分布在屏東、台南、高雄、嘉義、南投等縣,以台農17號栽培面積最多,約佔50﹪。雖然鳳梨可利用人工催花處理調節產期,但受到台灣氣候條件的限制,冬季生產的果實酸度偏高,目前栽培的鮮食用品種中,台農13號及台農17號雖為適合生產3~5月的早春果,但6~7月的夏果品質卻不佳,因此選育夏果質優的品種為育種重要目標。
二、育成經過
農試所鳳山分所於民國61年自夏威夷引進一葉緣完全無刺的未知名品系,63年結第一次果實,果梗細長,果實容易傾斜日曬灼傷,但果肉乳白色,肉質細緻,纖維少,糖度高,酸度低,風味佳,適合鮮食用。63年起利用冠芽葉插、老莖切塊及組織培養等無性繁殖方法加速繁殖,由於一般鳳梨容易發生芽條變異,因此民國70~76年進行後裔族群變異選拔,民國77~79年在鳳山分所進行品系比較試驗,民國81~91年進行區域試驗,於93年8月10日通過命名審查,正式命名為鳳梨台農20號,商品名稱為「牛奶」。
三、品種特性
本品種植株高大,生長勢強,平均株高126.7㎝,葉片長而柔軟,平均葉長118.3公分,葉緣及葉尖完全無刺。果梗細長,果實圓筒形,果目大而平滑,平均果重約1.7~2.0公斤,成熟時果目尖端轉黃色,果肉呈少見的乳白色,子房空隙度大,纖維少,肉質極細,糖度高,糖酸比高,適合鮮食用。自抽穗開花至果實成熟的日數,較開英種晚20~30日,屬於晚熟品種。貯運性較開英種為佳,在9~12℃下可貯藏2星期;5~10月採收的果實品質較同時期台農17號等品種為佳,冠芽較長且重,裔芽平均1.2枚,吸芽平均1.7枚。
四、栽培管理應注意事項
(一)本品種植株較高大,栽植的距離宜較寬,畦、行、株距以100㎝、50㎝、40㎝,每公頃栽植32,000株為宜。
(二)本品種的果梗較細長,果實容易傾斜倒伏,遭強日晒傷,致使裂目或醱酵腐爛,宜在果實成熟前一個月,逐畦立支柱,以繩索固定植株,防止倒伏,果頂覆蓋黑網防止日晒,惟黑網不宜太早覆蓋,以免因影響光合成使果實品質變劣。
(三)本品種的耐旱性強,但耐寒性稍差,冬季氣溫若低於10℃,會造成葉尖乾枯。
五、推廣展望
本品種植株生長強健,葉緣完全無刺,栽培管理方便,果實大,產量高達52.8~61.6公噸/公頃,果肉呈罕見的乳白色,消費者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適合生產5~10月的果實,果肉質地細緻,纖維少,風味佳,供應國內消費市場。未來將推廣在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等地排水良好酸性土壤地栽植,使鳳梨品種多樣化,使消費者能享受多樣的果品,同時以台農20號果品質優的優勢生產,期能增加市場競爭力,並提高農民收益。
圖1.台農20號牛奶鳳梨的果實圓筒形果肉乳白色
圖2.台農20號(上)的葉片完全無刺
圖3.台農20號的栽植初期的生長情形
圖4.台農20號牛奶鳳梨果實採收的適當成熟度
牛奶鳳梨在全國主要鳳梨產地都已經試種過了,但是成果不是很好,並沒有受到太多的注意。民雄鄉的牛奶鳳梨卻有相當優異的表現,種植的面積更是全國之冠,以松山村種植最多。長得特別高大的牛奶鳳梨,葉片特別長,果實也碩大,呈灰黑到暗土黃色,果肉纖維細,質地較一般鳳梨鬆軟,甜度很高,口感極佳,而且有相當獨特的濃郁香氣,其實是一個品質相當好的品種,近年更是年年外銷日本,成為鳳梨市場的新寵兒。
民雄鄉內的鳳梨園幾乎全部集中在鄉內東邊與大林鎮及竹崎鄉相鄰的4個村庄。這4個南北相連的鳳梨村由北往南分別是:東興、三興、松山和大崎。土壤結構以礫石混合排水好,但含水性佳的紅土為主,非常適合種植鳳梨故這邊種的鳳梨比平原區的鳳梨來得甜美,香氣也比較濃,但也許果型會小一點,但是好吃許多。而三興和松山的鳳梨園最為密集,面積也最大,廣闊的台地上鋪蓋著排水好又含水的紅土地,鳳梨園連綿相接,幾乎所有的耕地全部種植鳳梨。
松山產銷班長吳滄松認為,我們村內可以種植這麼多的牛奶鳳梨,除了自然條件適合,更因為他們自行經過選種,僅挑選生長良好的植株的芽苗進行栽種,讓劣果率降至最低。牛奶鳳梨生長的時間比其他品種長,要1年10個月才能採收,比其他品種多出半年。另外為了防曬,還必須搭隧道式的黑網遮陽,加上產量不高,比金鑽鳳梨要多支出一倍的生產成本,所以價格也比一般鳳梨來得高,每公斤批發價格甚至可達60-70元。
資料來源 :鄉間小路 九十三年五月 目錄
牛奶鳳梨現在雖然已經是民雄鳳梨的招牌品種,但是 吳班長記得剛推廣種植的時候, 因為果肉顏色太白,被誤認為是還沒有成熟就採收的鳳梨,曾出現過在拍賣市場賣不出去的窘狀。在民雄鄉,牛奶鳳梨的產季比金鑽晚3個月,6月才上市,產期一直延續到9月底10月初,最盛產的季節則是7-8月。
除了各產銷班推出的民雄鳳梨外,已向民雄鄉農會申請通過品牌鳳梨「酩雄香」,必須是經過精選、品質特優的民雄鳳梨才能掛上這樣的品牌銷售。其中以民雄鄉特產的「銘雄香牛奶鳳梨」最為珍貴。買鳳梨認明[有酩雄香]的品牌鳳梨,品質有保障且村山坡地,土壤肥沃、氣溫高土壤微酸性,適合種植鳳梨,品質優良,在台北果菜市場已打出民雄鳳梨知名度。李前總統登輝先生更曾在任內巡視本鄉時,對於香甜口味鳳梨特產還直讚誇不已,真可謂特產中的特產。